如果是隆科多一人在场那么岂不是一家之言的死无对证了?不过宋安之根据雍正帝在雍正七年为了驳斥篡位流言而写的回忆录性质的《大义觉迷录》来看,书中具体交代了康熙驾崩时的场景: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老八允祀)、塞思黑(老九允禟)、允禵、允祹、怡亲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即皇帝位。’是时,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贝勒允禑,贝子允祎在寝宫外祗候。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哀恸呼号,实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朕闻之惊恸,昏仆于地。诚亲王等向朕叩首,劝朕节哀。朕始强起办理大事。当时在场的人一大堆,但其实也算是雍正帝的一家之言了。因为当时是雍正七年了,雍正帝早已经坐稳了皇位,在他的铁腕统治下,这么多证人要么像老八老九他们被圈禁至死,要么就是为了自保噤若寒蝉,指望这些人还能说什么真话呢。同时期的老八胤祀之长子弘旺所写的《皇清通志纲要》和肖奭的《永宪录》中都没有记载康熙皇帝临驾崩前召见几位皇子和下达传位遗旨的事情。当然也不排除这是弘旺和肖奭的一家之言,但这也是一个重要参考。还有一个重要疑点就是康熙帝晚年在他身边照料其起居贴身侍候,传达其旨意的内务府官员赵昌,雍正继位后急匆匆的就将其处死了。雍正如此急匆匆的不掩人耳目,颇有一些吃相难看的处死赵昌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是杀人灭口。当然宋安之洋洋洒洒说这么多,目的并非是盖棺定论的说雍正帝就是篡位,就是得位不正。而是想表达一个想法,关于雍正帝篡位这个史学界几百年来争议不休的谜团,并非是一份康熙遗诏可以定论的,更不会是宋安之一篇文章可以定论的,篡位是否,还希望大家理性客观的去分析,而不是盲目的跟着一些所谓的专家的说法来盖棺定论。还有不说雍正帝篡位与否,这位皇帝的确是够勤政够拼命的。雍正帝能成为皇帝,对于清朝的统治来说亦是一件幸事。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